港式油雞的本名叫「豉油雞」,豉油就是醬油。這種雞的作法是將全雞或雞腿用以醬油為主的「浸雞汁」在接近沸騰但又沒有大滾的溫度下慢慢浸泡熟的,浸熟同時入味。
標籤: 十三香
福州醉排骨
醉排骨的醉指的是「醉汁」,把帶肉的排骨醃入味炸熟,然後趁熱與醉汁攪拌均勻後上桌。其實這種作法跟韓式炸雞幾乎是一樣的。很多人會覺得糖醋排骨又要炸又要炒有點麻煩,建議也可以改用這種醉排骨作法,輕鬆簡單。這種作法也不限於只能做排骨,里脊、雞丁甚至蝦球…都可以這樣做,非常方便。
古早味炸燒肉
豬五花一定要請店家先去皮,先醃入味然後沾上地瓜粉油炸。要加入一點水一起攪拌幫助醃料均勻散佈,炸好的肉也會比較多汁。醃的時間一定要夠長,最好能在冰箱冷藏室醃24小時,最少也要醃8小時
秘製桶仔雞
桶仔雞受限於烤桶的直徑只能用一斤半左右的雞,雞當然要事先醃入味,調味不能走西式烤雞的路線,味道一定要夠台才會像桶仔雞。說起台味那當然紅標米酒、白胡椒粉、蔥蒜都不能少,桶仔雞調味還會到五香粉,我改用食貨集十三香粉效果更棒,香味比一般外面賣的桶仔雞的香味更濃郁。
十三香雞排雞翅
醃雞排的基本方法可以用於烤全雞、雞胸排、雞翅甚至豬排都是類似的原則,雖然這篇文章的標題是雞腿排,但原理都是一樣的。醃料基本就是鹽、糖、香料粉、新鮮辛香料、液體調味料等等的組合,最基本的調味就是要有鹽與香料粉,其他看你喜好方便自己再添加。重要的是比例原則!
道口燒雞
我們台灣人習慣把北方式燒雞都叫道口燒雞或山東燒雞,這是因為1949年後在台灣賣燒雞的都是河南人或山東人,台灣人很自然的會以為燒雞是道口燒雞或山東燒雞。其實這種燒雞在中國北方到處都有,只是各地香料調味配方略有差異
涼拌滷味
很多人不知道滷味也是非常適合涼拌料理呢。大家聽過一道川菜叫做「夫妻肺片」吧,夫妻肺片其實就是把滷好的牛雜、牛頭皮、牛腱等等的切片後澆上涼拌汁,上桌之後再攪拌均勻享用的一種涼拌滷味。
在家包粽子-南部粽篇
現在很少人會在家裡包粽子了,大家好像都覺得包粽子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手藝。其實我在2014年剛開始寫 […]
十三香滷豬腳
台式滷豬腳的調味料主要就是醬油、糖、酒、蔥、薑、蒜跟香料。把一般用的八角桂皮換成十三香滷包,風味會更多層次一點。
十三香茶葉蛋
茶葉蛋其實就是用茶湯作為基底的滷水長時間滷的蛋,一般作法在茶湯當中除了加上醬油、糖之外還會加入八角、桂皮、花椒這類中式香料,如果把少少幾款中式香料用十三香滷包來取代,香味會更富有層次而且雋永